您好,欢迎进入厦门市连邦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
全国咨询热线

0592-2208355

二十届四中全会定调能源变革,新能源企业迎万亿市场机遇

2025-10-27 17:22:05 浏览次数:

绿电穿山海 转型启新程: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部署

(2025 年 10 月 24 日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解读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image.png

一、政策锚定:“十五五” 能源转型立起新坐标

10 月 24 日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、主任郑栅洁明确指出,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全面绿色转型的 “牛鼻子”,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已勾勒清晰路线图:到 2029 年(“十五五” 末),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,2030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将突破 15 亿吨标煤,推动绿电从 “补充能源” 转向 “主体能源”。

二、三大攻坚:能源转型的 “硬支撑” 行动

      (一)非化石能源:构建 “多元互补” 发电矩阵

      郑栅洁强调,将以 “基地化 + 分布式” 双轮驱动非化石能源发展:
  • 1、国家级基地加速落地:西北荒漠地区推进千万千瓦级风电光伏基地建设,西南三江流域扩建水电枢纽,东部沿海布局海上风电集群与安全高效核电项目;

  • 2、地方特色能源破题:福建、广东等地因地制宜发展海洋能,其中厦漳海岛绿氢科研示范工程已正式签约 —— 该项目投资 1.5 亿元,在漳州破灶屿岛建设 10 兆瓦风电机组与电解水制氢系统,2026 年投用后将成为东南沿海 “风电 - 氢能” 转化标杆;

  • 3、分布式能源普及:支持工业园区、商业楼宇安装光伏幕墙,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能供暖,形成 “人人可参与” 的绿电生产网络。

  • (二)化石能源:从 “基础保障” 到 “调节支撑” 的转型

针对煤电等传统能源,政策明确 “清洁化改造 + 功能重塑” 路径:
  • 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,使其具备快速启停、调峰调频能力,2027 年前完成全国 80% 以上煤电升级;

  • 建立 “可靠容量补偿机制”,让煤电从 “电量提供者” 转变为新能源发电的 “稳定器”,在极端天气下保障电力安全;

  • 严控新增煤电项目,同步推进油气田绿色开采与运输管网低碳化改造。

  • (三)新型电力系统:打通绿电 “发 - 输 - 用” 全链条

围绕 “发得出、接得住、用得好” 目标,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(2024—2027 年)》提出九大攻坚行动:
  1. 1、电网升级:建设跨省跨区特高压通道,如西北至华东绿电外送工程,同时改造厦门等沿海城市配电网,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接纳能力;

  1. 2、储能配套:在风电光伏基地周边布局抽水蓄能、新型储能电站,福建已规划 20 个县域储能示范项目;

  1. 3、市场激活:推动绿电全部进入电力市场,建立虚拟电厂交易机制 ——2025 年 3 月政策明确,虚拟电厂可独立参与中长期、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;

  1. 4、数字赋能:推广智能电表、负荷侧响应系统,厦门等试点城市正探索 “算力与电力协同” 新模式。

郑栅洁指出,绿色低碳产业当前规模已达 11 万亿元,未来五年将迎来翻倍增长。



友情链接:

0592-2208355